12月3日上午,自治區第十、第十一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中國老科技工作者協會副會長,自治區科協名譽主席,新疆老科協會長張國梁,自治區科協原副主席、巡視員、中國老科協理事、新疆老科協常務副會長魏生貴等一行來到銀朵蘭藥業調研交流。在新疆華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俊等的陪同下老科協領導們先后參觀了銀朵蘭制劑二車間和“李俊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并在黨建示范廳進行座談交流。
參觀中,李俊董事長向張國梁會長等老科協領導詳細介紹了銀朵蘭引進的先進生產線及生產工藝,生產的“復方一枝蒿顆粒”“尿通卡克乃其片”等民族藥產品臨床療效得到各族人民的認可,為人民健康保駕護航。華源集團有著良好的創新機制和創新環境平臺,多年來取得了數百項科研技術和現代化管理等方面的創新成果,尤其在中藥民族藥產業鏈建設和綠色建筑產業鏈建設以及城市供熱節能減排等領域始終發揮著引領作用,銀朵蘭藥業成為新疆首家擁有自有藥材基地、打造了完整中藥民族藥產業鏈的制藥企業;熱力公司擁有超低氮燃燒技術、煙氣余熱回收技術、“氣電互補”模式、地理信息系統等優秀創新成果,氮氧化物排放濃度達到60mg/m3以下,為首府的大氣污染治理做出了卓越貢獻;住宅產業化在全國率先運用住宅成套技術體系,實現建筑節能達到75%,自主研發具有知識產權的高性能鋁木復合節能門窗。企業在產業發展的具體實踐中堅持“黨建引領,文化鑄魂”,形成了以“三為”文化為總領,包含“四實三力”“團結、守紀、高效、攻關”“真善美”等文化,為經濟社會發展進步發揮了實質作用。
在座談交流中,李俊董事長談道,新疆民族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二十多年來,銀朵蘭藥業不斷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加強與科研院所合作交流,累計開發申請了20個維吾爾藥產品,現有民族藥產品11個,近五年在研6個民族藥新藥,獲得臨床批件5個,4個新藥已進入Ⅲ期臨床。銀朵蘭建立3500畝藥材種植示范基地,采用“企業+農戶”模式進行藥材標準化研究,實現一枝蒿、菊苣、錦燈籠、洋甘菊等20余種特色藥材規范化、規?;N植。獨家產品“復方一枝蒿顆粒”藥材實現完全自給,“祖卡木顆粒”“寒喘祖帕顆粒”等產品成為新疆人民的家中常備藥,民族藥產業鏈建設已走在全國前列。在“產學研用”結合的平臺上,企業家精神和科學家精神起到了核心作用。正在建設的銀朵蘭中藥民族藥產業園項目作為自治區重點項目,由國內一流的中國醫藥集團聯合工程有限公司(武漢設計院)設計,現已完成基礎施工。產業園將圍繞中藥民族藥發展,著力打造中藥民族藥現代化研究中心、生產制造中心、科研人才集聚中心和傳承推廣中醫藥文化的對外交流中心。
李俊董事長無不自豪地介紹到,華源熱力多年來堅持不懈為“藍天工程”貢獻力量,攻克技術難關,上榜2021年度中國城鎮供熱行業能效領跑者排行榜單,在5000萬㎡以下企業中排名第一;華源住宅產業持之以恒打造綠色住宅、建筑節能,在中水回用、垃圾降解和太陽能發電等方面不斷突破,獲得了國家部委的認可,建設在雅瑪里克山上的華源·尚源貝閣項目群體魯班獎勝利在望。華源物業連續三年上榜中國物業服務企業綜合實力500強。金太陽幼兒園在幼兒教育行業也取得了領先成果。我們堅持“黨建引領,文化鑄魂”,用心用情做好企業,著力提高員工素質,成為全國總工會新型產業工人試點單位。
李俊董事長表示,創新驅動成果轉化需要政策支持和廣闊的學術交流平臺。長期以來各級政府對企業發展給予了很大的關懷和支持,企業融資成本有所下降,科研課題及標準化創新得到有效推進,近三年中藥民族藥在全國臨床使用量有所增長,其中“尿通卡克乃其片”單品增長達50%,當前還在大力進行學術交流推廣,在產業化管理方面企業仍然在不斷加強創新驅動和自身管理。但當前中藥民族藥在臨床使用中的占比仍然很小,新疆民族藥進入全國基藥的還較少,進入國家基藥的也很少。面對重重困難,需要企業提升市場管理水平,凝聚新疆發展智慧,新疆民族藥發展還需要科學家們的支持。企業作為技術創新主體,需要政府給予政策支持開展創新成果的轉移轉化。人才是企業發展的第一資源,在新型產業工人隊伍建設中,也希望獲得技術人才方面的支持,使企業更好地發揮主力軍作用。
聽了李俊董事長的介紹,自治區衛生廳原黨組副書記、廳長、中國老科協常務理事、新疆老科協副會長買買提·牙森表示,深感企業發展不易,銀朵蘭多年致力于發展中藥民族藥事業屬實難能可貴,要向銀朵蘭學習、致敬。新疆民族藥發展對于新疆的發展十分重要,燦爛的中華中醫藥文化需要繼承發揚,同時也能帶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新疆的藥材資源十分豐富且具有民族多樣性,還沒有實現全面高質量的整合,經典名方還沒有全面實現轉化,我們還有很多的事情可以做。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中醫藥為人民的健康貢獻了力量。老科協將把成果如何落地、怎樣形成合力等問題提到桌面上來,同時向社會做好呼吁,更好地推廣新疆民族藥。
張國梁會長表示,此次調研座談感受頗多,他總結道:來到銀朵蘭“大開眼界、很受教育、很受鼓舞、很受啟發”。通過參觀認識到華源集團“產業多、成果多、榮譽多”,華源在優秀的文化引領下,獲得了很多優秀科研、專利成果;民族藥產業化發展“融合好、產品好、市場好”,銀朵蘭致力推廣好的民族藥產品,是“產學研用”的典型,未來還有很好的發展空間;企業“重研發、重團隊建設、重創新創造”,組建了具有年輕活力的研發、學術團隊。張國梁會長建議加大宣傳力度,優秀的企業和企業家應該被更多的人民認識和了解,還可以建立企業科協,能夠更好地服務于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助推科創中國,為企業未來發展創造更多有利條件。老科協也將繼續為科技工作努力,解決企業實際問題,協助企業實現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和社會科技的進步,企業家和科學家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此次調研交流,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要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和科學家精神,做創新發展的實踐者,在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模式創新、管理制度創新等方面尋求更大突破,加快轉型步伐,擁抱數字經濟,發展智能制造,聚焦核心技術和關鍵領域,堅持不懈,久久為功,為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激發中藥民族藥創新創造潛力開啟新的篇章。